形神兼备、意气相随的五禽戏

华佗创立五禽戏

中国古代有一个大医家,叫做华佗。华佗曾经收过两个徒弟,他把五禽戏传给了他的大徒弟--吴普。华佗说,人只要感觉到身体稍微有一点不舒服,赶紧练一下五禽戏就行了。可见其对这套功法的推崇。

其实我们不要怕健身气功功法学不全,甚至是一套功法都学不全,我们只要明晓了其中的道理,那么练好一套功法,乃至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动作,就都可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比如,假设是我们的三焦不通了,那练一下五禽戏中的"虎举"就可以了,不必把所有招式都练全,"一禽之戏"照样管用。

虎举

华佗在传授这个功法的时候还说,人体需要每天都活动,但活动不能过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又为心液",过分出汗对肺和心,乃至全身阴阳的损伤都极大。所以我们运动出汗要有一个原则,叫做"沾濡汗出",意思就是练到全身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常常看见有一些人坐着吃饭也会哗哗地出汗,而且只是颈部以上出汗。这就是中医里典型的阳虚。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足。阳气足,固摄的力量就最足,出汗也不会太多,而且阳气足就能够帮助抵御寒邪,所以头也最不怕冷。头部哗哗地出汗,就说明阳气的固摄的力量不足了,也就是阳虚了。

还有一种,我们把腰部当做分水岭,上半身出汗,但腿部却没汗,这是人体的上下气机不交通,是肾虚所致。真正身体好的人,不管采取哪种锻炼方法,即使就是简单的散步,腿部也一定有微汗。为什么有些人在老了以后腿就开始不出汗了呢?就是因为上下不交通的缘故。年轻人的脚成天到晚都是臭烘烘的,俗称汗脚,但这是身体好的一个标志。

所以,五禽戏里就提出一个原则:全身"沾濡汗出",只要一汗出,马上停止活动。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毛已经宣开了,达到微微的蒸腾的状态了,就要见好就收。华佗还有一个防病治病的方法,当毛孔宣开,寒邪等各种自然界的邪气很容易进去的时候,可往身上铺一层药粉,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吴普按照老师华佗的方法锻炼,经常打五禽戏,据记载活到了九十多岁,而且耳聪目明,齿牙完坚。很多人说,活到九十多岁也不稀奇啊,我家邻居老奶奶也九十多岁了。我们一定要看活到九十多岁时的健康程度,也就是生活质量。一个人是活到九十多岁了,可从七十岁时就在床上哼哼唧唧地躺着起不来了,生活无法自理,这不叫很好的生活质量。真正好的生活质量是耳聪目明、齿牙完坚。所谓"花不花四十八",就是说一般人体到四十八岁时肝血不足,会出现"老花眼",而眼睛明亮就说明人体的肝功能好。牙指的是后槽牙,齿指的是门齿,人到了九十岁牙齿还都是全的,没有掉,这说明肾好。因为牙齿是肾气的外现,是肾的花朵。

形神兼备、意气相随的五禽戏

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动作编排主要参照《三国志·华佗传》的记载,顺序为虎、鹿、熊、猿、鸟。动作简便易学。每一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功效。

五禽戏分别仿效虎之威猛(在人体对应的是肝,肝性条达,升中有降,如猛虎下山之高昂头颅);鹿之安舒(在人体对应肾,以鹿回头之优雅来比喻心肾相交);熊之沉稳(在人体对应中央脾胃);猿之灵巧(在人体对应心,上蹿下跳,无片刻安歇);鸟之轻捷(在人体对应肺,鸟之两翼如同人之两肺,开合有致)。如此一来,五禽戏不仅蕴涵五禽的神韵,而且可以形神兼备,意气相随,内外合一。

五禽戏的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炼。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