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太极“丁八步”正确姿式,为何它如此重要?

"丁八步",也称"不丁不八步",介于丁字步与八字步之间,既不像丁字步,也不像八字步,属于两不像步型。

图:太极丁八步

当太极拳自上而下,以意导气,气沉丹田,又贯至双脚,贯通扎根劲练成之后,在"进退顾盼定"五步转换中,如何保证贯通生根劲通达顺畅,劲力不断?

步法中的步型显得尤为重要和讲究。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丁八步"是整个身法扎根比较稳、虚实比较清、身法比较正、转换比较活的步型,尤其在推手或近似实战之乱环推手中,它是一种能促使周身虚静、含劲充足之临战步型。突出对"丁八步"的认识和理解,将对习拳练拳,尤其对培根养根和转胯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丁八步"如此重要,其因在于"丁八步"与松腰松胯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说"丁八步"能促使腰胯松弛得比较充分。腰胯为周身之主宰,腰胯的松紧对周身的松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腰胯松则周身皆松,而腰胯松带来的良性效果主要有四点。

一是重心易稳。因为腰胯的松弛程度因素诸多,其中一个主要因素表现在收吸腹股沟的深浅程度,恰恰"丁八步"是收吸腹股沟的最佳步型,腹股又是中气下贯的中枢和闸门,腹股沟收吸得越透彻,中枢闸门就越畅通,中气下贯就越充足,脚下生根劲就越深稳,重心自然稳重。

二是虚实易清。虚实主要是指下盘的虚实,下盘的虚实主要表现在左右腰胯之间的虚实带动左右腿脚之间的虚实。由于"丁八步"收吸腹股沟的效果较好,通过收吸腹股沟,中气下贯之气路畅通无阻,丹田之气和贯至双脚之气,就像联通器一样,在走架中,当向左转胯移重心时,丹田之气就会通过意念向左脚不断松沉,而右脚之气则不断通过右腿复归丹田。当重心移完时,左侧从左腰至左脚自然实足,而右侧从右腰至右脚自然虚净。反之,方向相反,但气行一样。

三是身法易正。由于"丁八步"腰胯松弛程度较好,促使扎根劲稳,虚实又清,进而为身法中正安舒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腰胯的虚实,形成了一个实胯主要支点和一个虚胯辅助支点,中上盘身躯才得以中正安舒。如果腰胯没有虚实,都是实胯,中上盘身躯坐在很难保证水平的两个支点上,身法自然不能中正安舒,且埋下"双重"拳病之根。只有坐在一个实点上,另一个虚点相配合,才能做到中正安舒且沉稳。

四是转换易活。由于"丁八步"腰胯的松弛程度较好,直接为腰胯的转换折叠创造了条件,也为进一步转圆转活打下了良好基础。"丁八步"不仅有以上良性导向效果,而且在开裆开胯方面,也能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总而言之,"丁八步"是在贯通劲形成的基础上,促使腰胯充分松弛的最佳步型。而腰胯松弛自然带来了上述良性效果。一句话,"丁八步"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举足轻重的步型。

常犯的毛病是,为了追求外观所谓的舒展大方,用八字步,即外摆脚尖,外摆双膝的办法,使裆部开大开圆,这样不仅不起开裆作用,反而出现夹裆的毛病。如陈式老架一路懒扎衣式,该式为右偏马步,左脚尖应该内扣,或左脚跟外铲,右脚尖顺应右手方向,两脚对应形成横向"丁八步"。

但在实际习练中,不少拳友在懒扎衣亮相定式中,左脚尖不但不内扣,而且还外摆,形成八字步,致使左胯捌扭,左腹股沟不能收吸,或收吸不充分,左腰至左脚不能虚,下盘左右两侧均为实,造成双重、撅屁股凹腰、身法不正等毛病。不推手发现不了问题,推起手来,经受外力之后,则漏洞百出。

实践证明,八字步不可取,而丁字步同样也导致捌胯,产生的后果与八字步大同小异。从上述步法拳病中,应悟出"丁八步"之重要。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