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步频与步幅的训练

步频与步幅,是业余跑者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比如经常有一个说法:180是长跑的最佳步频。

真的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步频、步幅与速度有关,而速度与距离有关。距离越短,速度越快。速度越快,不仅步频越快,同时步幅也越大。

同时,他也与个人的身体特点有关系的。同样的速度,不同选手的步频与步幅特征也不同。

对比一下当今世界两个最有特点的短跑选手:博尔特(身体1.96米)与苏炳添(身高1.72米),一个是世界上百米最快的人,一个是世界上跑进十秒大关唯一的黄种人,也是身材最矮的人。

首先讲步频:苏炳添跑9秒99时的步频是288,而博尔特北京奥运会打破百米世界纪录时,步频是252。

再讲步幅:苏炳添跑9秒99时的步幅是2.08米,而博尔特北京奥运会时的步幅是2.33米。

可见,同样是世界顶尖选手,但因为身高、力量等方面的差异,在步频与步幅上的差异巨大。

如果说博尔特与苏炳添的成绩差距稍大,那我们再对比一下张培蒙2013年在莫斯科跑出10秒成绩时的步频、步幅数据,他的步频是264(苏288),而步幅是2.27米(苏2.08米),与几乎同样成绩的苏炳添差距同样很大。

再比如女子万米,王军霞1993年创造保持长达23年的世界记录时,冲刺时的步频高达220。而2016年阿亚纳打破她的记录时,虽然网上查不到具体的数据,但从两人的技术动作分析,显然阿亚纳采用的是非洲选手步幅较大的跑法,与王军霞快步频的技术有明显差别。但同时,二人的步频都高于跑马拉松时的步频。

可见,世界顶尖选手,在同一距离下的步频步幅特征都是不同的,在不同距离下同一人也会不同。

通过对众多专业与业余长跑选手的观察,以及对各种理论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180步频只是一个长跑合理步频的分界点。也就是说,步频在180以下,基本是不合理的,而在180以上,到底是180还是185,190甚至195都是可以的,他与个人的身体特点、运动能力有关系。比如亚洲选手,普遍来说力量不如非洲选手,会采取较快的步频,而非洲选手因为天赋的原因,在同样配速下,普遍来说步幅比较大。

2、并不是说步频越高越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步频与步幅有一个较好的结合点,但这个结合点又与速度有关系。当你的速度越快时,步频越快,比如说你跑四分的配速和五分的配速,步频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时步幅也会有不同。

3、同样配速下,你不同的运动阶段,步频与步幅也可能不同。比如开始运动的时候,你的肌肉能力比较弱,可能更多的依赖于加快步频来提升速度。而当你肌肉力量训练到比较强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提高步幅来加快速度,所以步频与步幅在同一名跑者身上,不同运动阶段,其最佳结合点都不同。

4、尽管一个人跑步在不同配速时,步频、步幅会有不同,但只要是跑,无论是六分配速还是五分配速甚至四分配速,其步频都要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基数上,即最低,不会低于180,从国内水平较高的业余跑者的普遍数据来说,跑步的基础步频,大多在190左右,而当速度较快时,会达到200左右。也就是说,业余跑者水平较高的人中,一般在跑得慢时,步频也不会慢,跑得快时,步频快的幅度也有限,更多的是步幅的提升。当然,这里说的是业余跑者的长跑,短距离快速跑步频与步幅会更快更大。

曾经有一个国外的运动机构做过一个实验,对不同步频的人跑步进行统计,发现步频在175以下的跑者,受伤比例相当高,而步频在175 以上的跑者中,受伤的比例较低。所以,跑者应该在日常训练中养成较快步频的跑法,这是长跑避免伤病的基础。但快,到底快到多少,是180还是185甚至190,则没有确定的值,这和个人的身体特征、运动能力有关,如果非要说,那就是按跑者常说的自己跑得舒服就好了。

很多跑者想更高速度,觉得步频也慢,步幅也小,那是先练步频还是先练步幅,或者两者同时练呢?

结论是:应该先练步频。首先,步频容易练。其次,步频练好了相当于跑姿正确了,不容易受伤,你才能持续的跑下去。

如何练出高步频来?

首先,要贯彻正确的长跑理念,就是:脚贴地,快速迈腿,积极着地。

之所以步频低,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个:一是腾空太高,滞空时间长。所以跑步时脚不要腾空太高,贴着地快速往前迈。二是往前甩小腿。一些跑者错误的认为小腿往前摆会加大步幅加快速度,实际上因为落地点在身体前面而形成刹车效应,极大的减慢了身体运转的速度,造成低步频,还加大了膝关节和足底受伤的风险,所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小腿积极着地,让小腿垂直着落在身体重心下面,如果速度够快的话可以落在稍前。

当你这样跑的时候,腿部的运转自然就快了,步频也就上去了。

同时,还可以采取节拍器,跟步频快的跑者一同跑的方法来训练。

可以买现成的节拍器,或者打开跑步APP中的节拍器。你可以一次性将节拍设定在一个较理想的值(比如185或者190),如果你之前步频很慢,设定太快你跟不上,也可以设定成比现值略高,待适应后再逐步提高。(这里要说明的是,跑步APP记录的跑步步频步幅数据普遍不准,步频偏低而步幅偏大,最好是看表自己数自己一分钟跑了多少步)

跟着频率快的跑者一起跑,减小自己的步幅,脚贴地一些,让自己的步频与对方吻合,也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当然前提是你能轻松跟上对方的速度。

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技术的改进,有意识的练习,步频能稳定到一个较合理的值。在你训练步频的时候,不要进行速度练习,将速度慢下来,注意力放在基本的动作上,待稳定下来后再进行速度练习,并且 这需要在平时的跑步中去不断强化,寻找到自己的最佳契合点。

除了技术动作的改进之外,快步频也是需要手臂、腰腹臀等力量来支撑的。所以,需要更多的进行力量练习,比如:

举哑铃和哑铃摆臂练习、拉橡皮筋、俯卧撑、平板支撑、挺臀、卷腹、侧撑挺臀、深蹲等。

步幅的训练

步频易练步幅难,步幅的大小也是区分专业与业余、高手与普通之间的分水岭。一名跑者如果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几个月后步频就能稳定到190左右,可以说与专业选手相差无几,但步幅的差距就太大了。以跑马拉松时的步幅来说,普通跑者的步幅可能不到1米,而业余高手的步幅在1.2米到1.4米,顶尖运动员的步幅则可达1.7米以上。

虽则业余与专业跑者在步频上的数据几乎相同,但二者在能力上的差距则是巨大的。因为虽然同样是一分钟跑190步,但因为专业跑者每一步是前进1.7米,而业余跑者是前进1米,所以专业跑者的实际运动速度比业余跑者高得多。

如何提高步幅呢?我们首先来分析,影响步幅的几个因素:

1、 身高与腿长:这个是先天的,身高腿长者更容易练出大步幅,苏炳添再怎么练,也练不出博尔特的步幅。

2、 柔韧性:腿长还要能迈出去,如果肌肉僵硬,当然腿迈不开。相反,一个轻松可以将腿踢过头顶的人可以轻松的将腿迈开。

3、 协调性:整个身体能协调一致的运动,使身体行云流水般运动,不至于各个部位互相牵制。

4、 技术的合理:使身体在同样的能量输出时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5、 力量:重点是腿部力量和躯干核心力量,给身体以最大的动能,驱动身体高速前进并且能够保持长久。

总结起来,一个人跑步的步幅长,是由天赋、技术与运动能力三个因素构成。而训练的重点,就是优化技术,提升能力。

训练方法:

技术训练:前踢腿、后踢腿、侧踢腿练习,高抬腿跑,后踢腿跑,车轮跑、后蹬跑,跨步跑,下坡跑(坡度不宜太大,8-15度左右较好,200米左右)。

前踢腿

后踢腿

上坡跑

大腿后侧橡皮带练习

小杠铃蹲起练习

说明:长跑的力量练习,一般以克服自重或小型器材练习为好,不宜进行大重量的练习。尤其是业余跑者,应该多进行克服自重的力量练习, 一周进行二到三次,练习前应有较充分的热身。

力量练习可以和放松跑结合进行,先充分热身后再进行力量练习,练习结束进行五5--10公里的放松跑,然后拉伸恢复。不要在长距离跑或者大强度快速跑前后进行力量练习,那样容易产生伤病。

力量练习同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选择简单易行的动作,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也可以在热身运动中,穿插进行一些力量练习。在具备一定基础后,再增加数量和难度。

一名跑者,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以做到步幅比较大,但具体跑步时,并不是说就要以自己的最大步幅去跑,而是要以一种经济省力的方式来跑,要保证自己能匀速的跑完全程。所以,跑者需要不断的在平时的训练或比赛中,在不断变化的能力与状态中,寻找自己最佳速度、步频、步幅的契合点,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侧踢腿

高抬腿跑

后踢腿跑

后蹬跑

跨步跑

跑步的技术,在不同速度情况下是不相同的,其核心在于蹬地的力量、小腿折叠收腿的幅度、大腿前抬的幅度三个方面,配合以手臂的摆动和身体的协调运转。距离越短,蹬地力量越大,小腿折叠越充分,大腿前抬也越充分。但在长跑时,不能过于发力,而是要保持轻松自然流畅,身体快速运转,这样才能经济。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一种是核心力量练习,如:平板支撑、卷腹、侧撑、两头起等,更多的是要进行跑者的专项力量练习。

1、 原地收腹举腿跳。

2、 连续蛙跳。

3、 提踵练习。

4、 跨步跳。

5、 上坡跑(8-15度,200米左右)。

6、 跑楼梯。

7、 大腿正拉、侧拉皮筋条。

8、 小重量的杠铃快速蹲起。

收腹举腿跳

连续蛙跳

提踵练习

跑台阶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