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行为干预可以辅助减肥吗?患者应当这样进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日渐减少,超重和肥胖者越来越多。WHO将肥胖列入了慢性病行列。肥胖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因此所有的减肥方法均是直接或者间接围绕能量为中心,减少能量摄入、维持基础代谢,增加饱腹感和满足感。常用的减肥方法有饮食、中药、针灸、药物、手术等。近来,行为干预这种方式开始逐渐兴起。

所谓行为干预,即饮食运动调整、强化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生活习惯。行为干预是减肥过程中节食和体育锻炼的有益补充,可以提高减肥效能。有研究表明,在4个月到1年时间内,通过行为干预改变饮食和锻炼模式,可使肥胖患者对体形的关注有所降低,能对饮食进行自我调控,并且体重较基础体重降低10%。维持新的习惯对于维持减肥者较低的体重水平尤为重要,很多患者由于没有持续干预,体总又恢复到基线水平。

那么,要如何进行行为干预呢?

饮食干预是改变超重或肥胖状态的最佳途径之一。整个干预过程要规定食物选择的范围,所有的食物都遵循高营养低热量、低血糖负载指数的标准。饮食干预不是节食计划并且不提倡饥饿感的出现,并且要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食盐控制在3-5g以下,少用刺激性调味品,不要过多摄入单、双糖食物,避免碳酸饮料,总胆固醇<300mg/d,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吃饭,专心、少量饮食,降低进食速度,餐间饮水,多咀嚼,避免零食和二次进食。

关于肥胖的饮食干预研究较多,目前没有一种最佳的饮食干预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饮食调整可能需要与其他的生活方式干预及运动干预相结合,才能达到有效的减肥目的。

运动干预:首先是要评价被干预者的运动能力,包括了解其生活规律以及有无外伤史等,然后制定出个性化的可实施性强(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方案。科学的运动才能够使吃进来的营养和热量最优化的被消化和利用。如果运动不科学反而会损伤我们的身体,比如严重肥胖的人群,我们就要严格的限制其进行阻抗性运动(爬上、登楼梯),而是建议其进行水中健身、游泳、太极拳等温和的非组抗性运动。

行为干预:不良的行为方式是引很多疾病的主要元凶,举一个例子,很多人群都有这样的习惯,吃饭吃得特别快几分钟就把一顿饭吃完了(美国的营养学家马克·大为,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胖是因为你吃饭太快),或者是总是先大口大口的吃米饭然后再吃菜,这些都是属于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一定要改变,才有助于减肥。

心理干预:通常减肥者在减肥过程中都会有自卑、焦虑的心理,初期要坚定减肥者对减肥的信念和信心,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接下来可能要面对的困难。减肥进行一段时间后,减肥者会对这个过程产生一定的疲劳感,甚至可能会对减肥效果的期望值较高,这时要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降低减肥带来的压力。

综上所述,有很多行为干预的方式来辅助减肥,但是减肥还是要从根本原因入手,在保证能量、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减少多余摄入,增加运动量,配合着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