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过冬逻辑:一边高喊活下去 一边迅猛收购拿地
- A+
- A-
原标题:
万科的"过冬"逻辑:一边高喊"活下去" 一边迅猛收购、拿地
本报记者张晓玲实习生林诗苑深圳、广州报道
导读
大型房企在多元化之路上的尝试和挫折,令行业集体反思,转型应该如何继续走下去,这是万科"活下去"又一重意思。
房地产的标杆万科从不缺话题。
国庆节前,万科内部开会打出"活下去"的口号;节后,部分项目一面降价回笼资金,一面突进收购华夏幸福项目股权,展开逆周期操作。
"活下去"对万科而言,虽有2018年度6300亿回款目标压顶,但更多是转型发展问题,是远虑;而在房地产周期性下行的当下,更多的房企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尤其是资金链紧张的中小型房企,比如华夏幸福。
刚刚过去的9月,房企销售继续放缓,行业普遍面临回款压力;同时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部分中小房企徘徊在生死边缘,资金充裕的大型房企,则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腾挪空间,行业即将迎来真正的大洗牌。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销售之外,自2012年万科正式提出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已过去6年,房地产行业的多元化转型面临挑战。近期包括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等四大龙头房企,在多元化之路上都遭遇了挫折。
回款与资金压力
10月9日,万科公告,9月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02.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0.8%,销售金额434.2亿元,同比下降6.3%,环比8月的253万平米、383.4亿有所提升,但9月单月销售面积增加而销售金额下降,意味着万科正在以价换量;而对于传统的金九旺季而言,这个业绩也不算出色。
前9月,万科的销售增速在行业中不占优势。1-9月,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90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销售金额4315.5亿元,同比增8.9%。
行业整体也不乐观。亿翰智库称,9月份房企通过抢收金秋,业绩普遍优于8月份,50强企业环比上涨14%。但在严苛的政策环境下,下半年7、8、9月单月业绩未突破6月的峰值。
天风证券分析师陈天诚称,随着棚改货币化逐渐降温、新房二手房价差逐步收敛,以及房企推盘量增多,预计销售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各类房企的回款将进一步面临考验。
去年实现5500亿回款的万科,今年定下了6300亿的任务,增长率仅14.55%,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说完成不到一半。
在普遍的回款压力下,大型房企以及中小房企的情况出现了分化。
平安证券分析师杨侃表示,2018年是房企偿债小高峰,若销售回款亦恶化,且银行信贷依旧偏紧,不排除部分中小房企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中小型房企来说,若资金压力大,则会转让部分项目,类似部分楼盘会转让,这样其实已经属于被收购了。若是再恶化,不排除整个企业股权都会被转让,这会面临被完全收购的风险。
民生证券分析师杨柳也表示,龙头房企在融资能力、拿地机会、开发销售能力上日益凸显的优势,会使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亿翰智库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共有19家房企突破千亿,同比上涨73%。TOP100房企集中度迅速攀升至71%,TOP30房企占据近市场一半份额,TOP10集中度也已经达到30%。亿翰智库预计,年底超千亿房企有望突破30家。
对大型房企来说,资金问题不在于生存,而是发展。"活下去",是净负债率仅为32.7%,手握1596亿现金的万科向行业发出的警示。
据其2018年半年报,万科持有货币资金1595.52亿元,其中主要是银行存款1593亿元,受限资金不足百亿,是上市房企中持有货币资金最多的开发商。
高喊"活下去"同时,万科开启了一轮迅猛的收购、拿地动作。
10月9日,华夏幸福公告显示,北京万科拟收购华夏幸福5家项目公司的部分股权,暂定交易价款约为32.34亿元。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按照权益金额计算,万科三季度合计拿地金额接近500亿元,达到458.7亿元,超过保利、碧桂园、融创、恒大四家房企的244.1亿元、137.9亿元、69.1亿元、62.4亿元拿地权益金额之和。
财经阅读排行
-
6198 阅读 2020-06-15 22:30
-
2519 阅读 2018-10-15 13:25
-
1424 阅读 2019-03-28 09:09
-
1277 阅读 2022-09-07 09:13
-
1135 阅读 2022-09-15 17:38
财经热门推荐
-
133 阅读 2024-07-04 13:19
-
400 阅读 2024-07-01 13:13
-
109 阅读 2024-05-27 09:57
-
301 阅读 2024-04-28 09:02
-
94 阅读 2024-04-07 11:4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