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转型进行时:保本理财未大幅消亡 2019年是考验期

本报记者 辛继召 深圳报道

理财净值化转型,传统的"打法"需要改造,不仅投资者需要适应,银行客户经理也需要转型。

"以前我们常年都有保本理财产品,而且把它作为维系、稳定或拓展客户一个重要工具,现在工具没有了,对于客户经理是很大的挑战。"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财富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随着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快速推进,银行资管体系表现为两方面的转型:一是在资产端,开发改造新的资产系统。多家银行在2018年中报提出,积极调整投资端结构,提升标准化产品占比。

二是在零售端,即产品端。打破刚兑后,理财客户分化在即,如何稳定客户,成为各家银行摆在眼前的难题。多家银行在中报中已表示,正在改造理财体系。

比如,招行近日发布了金葵花财务规划体系,提供以家庭为单位、覆盖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包含投资规划、保障规划、投融资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养老规划和金葵花财富信托规划六大板块。

保本理财规模压缩

2018年初至今,即使资管新规落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并没有大幅度消亡,投资者感受不明显。

"2019年下半年,大部分银行可能需要大幅度压缩刚性兑付的产品,这对银行、客户是一个考验期。"上述部门负责人说,一方面,各家银行资产管理部门要做产品的转化;另一方面,财富管理部门要开展投资者教育、产品体系转型。

零售端改造发生在两处:一是对投资者,过去很多理财投资者只买固定收益产品,即刚性兑付产品,因此组合收益率较低。资管新规发布后,客户对打破刚性兑付是否理解,能否从心态、投资行为上接受波动性的投资产品和理念,从而引发投资行为变化,这是客户的适应过程。二是对银行的零售体系,特别是客户经理的再培训。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