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本年轻人为什么至死不敢花钱?原因都在这里

不买房、不结婚、不生育,甚至都不出门,日本的年轻人正在放弃传统的生存和竞争欲望,退回到个人"清汤挂面"的生活。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2015年的《低欲望社会:胸无大志的时代》(该书中译本近期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评君会继续关注)一书中将此描述为:

"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

2017年8月,书评君为此曾发出《不买房、不结婚、不生育,因为他们怕输》解读日本年轻人何以进入"低欲望社会",随后引起一阵热议。

大前研一,1943年生,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出版有《无国界世界》《全球舞台大未来》等作品。他的评论观点尖锐而广受争议。《金融时报》曾刊文描述他:"当绝大部分日本人还在小心翼翼不敢冒犯别人时,大前研一却是生硬率直,有时还单刀直入般地粗鲁。"

而2017年,日本PHP研究所亦推出大前研一关于"低欲望社会"的解读,及其对策。所探讨的主题既是年轻人也是老年人。如今中译本也翻译为《低欲望社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副标题是"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低欲望的年轻人不必多说,贷款期限达三十五年,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且不高于2%,却还是无人问津;丧失物欲和成功欲,对于车和奢侈品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简。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

日本电视剧《我不是结不了婚,只是不想》(2016)所折射的,不再是半个世纪前经济高速增长下的那种年轻人。不买房、不结婚、不生育,甚至都不出门,成为流行。

不愿消费的还不只是年轻人,连老年人有车有房,也陷入了"低欲望"的困境,"尽量不花钱,而是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而他们曾经是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时期的新中产阶级,彼时的"高欲望"如今一去不复返。

大前研一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和日本的未来感到不安,缺乏信心和安全感。30岁的年轻人也开始存钱,原因也是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如今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等到临终时,日本的老年人平均每人拥有3500万日元的金融资产。

"为了安享晚年而努力存钱,但等到老了以后又不花钱,存款不仅全都剩下了,还多了不少,然而人却去世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科技与经济领域有重要进步,并不完全是人们所说的"失去的10年(20年或25年)"那样,但身为日本人的大前研一显然更愿意、也更需要对其国度作批评以剖析问题。他坚持认为,人们对未来的不安是经济无法被刺激的根本原因,而在他看来安倍首相并未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原文作者|(日)大前研一

整理|西西

安倍首相在上任之初为了重振日本经济,提出了三大政策,即"三支箭",分别是"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刺激民间投资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战略"。紧接着为了迈向"一亿总活跃社会",安倍首相又提出了"新三支箭"--"孕育希望的强大经济""构筑梦想的育儿支援""安心的社会保障"。虽说气势上很强大,但在重振日本经济这一问题上,可以说这几支箭一支都没命中。

虽然如此,但安倍首相直到现在依然想推行他的安倍经济学。然而,当初因为害怕受到安倍首相攻击的大众媒体也开始发表一些批判性文章。例如,《日本经济新闻》在2016年12月23日刊登的《缺乏结构性改革的预算案,安倍经济学已露出破绽》一文,直批安倍经济学。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