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不敢请、请不了,“独生子女护理假”只是说说而已?

近日,四川、河南两省分别出台或修订了"独生子女护理假",这项涉及独生子女及其家庭的政策目前已在全国9个省份推行。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该项假期的实施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不知道、不敢请、请不了的现象突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项政策一直悬在空中?护理假落到实处还需迈过几道坎?

看起来很美好 每年15天带薪护理假

虽然全面二孩时代已经到来,但独生子女及家庭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社科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独生子女总量约1.45亿,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的人口有将近4.5亿。最早一批独生子女父母目前已年逾六旬,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看护压力与日俱增。

为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自2016年河南首次出台护理假以来,目前先后已有包括福建、广西、湖北等在内的9个省份,以地方立法或行政规章的形式明确了护理假。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护理假通常在15天左右,今年7月底,河南修改了相关条例,将护理假时长修改为"不少于20天";四川、湖北、黑龙江还给予非独生子女每年不超过7天的护理假,陪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此外,对于独生子女休假的条件各省也有所不同。河南独生子女休护理假的前提是要求老人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四川则规定独生子女休假需满足"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间不能自理"的条件;广州还规定了独生子女父母需满足"年满60周岁以上"且在"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的条件。

尽管各地规章制度有所不同,但社会普遍对护理假的出台"点赞"。一些地区老龄办及老年人权益保护团体认为,该项假期不仅有助于社会尊老敬老风气的形成,对于中青年人主动关注老年人意识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