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下半年中国面临“实际到期”债券猛增的局面
- A+
- A-
截至7月初,人民币债券违约额达228亿元,这也达到了2016年的峰值。2016年国有企业占到违约企业的一半,但是2018年私营企业成为违约潮的"主力军"。标普认为,中国的防风险行动对私营部门的影响更大。国企与银行业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深,他们也更容易到债券市场融资,或是到银行贷款,而低评级的企业债也在上升。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是违约率上升的主因,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出现履约困难,包括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标普认为,未来24个月中国境内市场流动性仍会恶化,融资环境也将持续收紧。2018年上半年,由于利差扩大、违约率上升,投资者行使回售权的比例大幅高于上年同期。
由于很多信用债包含回售条款,投资者可以在事先约定期间要求企业提前还款。2018年投资者可行使回售权的债券余额为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的3130亿元增加223%。2018年下半年,投资者可要求立即还款的债券平均每月达到1100亿元。
今年下半年起,可行使回售权的债券将会迅猛增加,同时正常到期的债券也将大幅上升。2018年境内信用债券正常到期金额4.3万亿元,低于2017年的4.6万亿元。假定所有可回售债券都在可行权首日行权,那么今年的实际到期金额就有可能增加到5.3万亿元。2017年计入可行权金额的实际到期金额为4.9万亿元。在违约风险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不太愿意持有高风险企业和债务,回售的意愿有可能增强。
报告进一步认为,中国的永续债市场也有可能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风险。这一市场从2013年起迅速扩容,原因之一在于这些混合资本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上可处理为权益,从而降低了杠杆水平。据估计,中国境内市场永续债余额为1.2万亿元。2018年实际到期的永续债将为680亿元人民币,占总余额的6%;2019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2020亿元、4650亿元,且发行方主要为高评级的国企。
但标普认为,永续债并不"永续",投资者多期待发债人予以赎回。如果不赎回,则可能说明发债人流动性削弱,从而让市场信心进一步承压。
财经阅读排行
-
6198 阅读 2020-06-15 22:30
-
2519 阅读 2018-10-15 13:25
-
1424 阅读 2019-03-28 09:09
-
1277 阅读 2022-09-07 09:13
-
1135 阅读 2022-09-15 17:38
财经热门推荐
-
133 阅读 2024-07-04 13:19
-
400 阅读 2024-07-01 13:13
-
109 阅读 2024-05-27 09:57
-
301 阅读 2024-04-28 09:02
-
94 阅读 2024-04-07 11:4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