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中国航发科技委主任尹泽勇:中国航空工业要补的课很多

尹泽勇的故事一度是神秘的存在。

73岁的他满头银丝、面容清癯,面对来访的记者,摊开双手,撂下一句话:说发动机可以,关于自己,以后再讲。曾有人为他做传,他看了部分初稿,说"拔高了,离谱了",当场毙掉。

偶尔见诸报端的尹泽勇,也只是几个"干瘪"的第一: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型自行研制并设计定型的涡扇发动机、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型独立自主研发的涡轴发动机、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个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验证机,等等。

这位年逾古稀的专家,在两年前国家最新一次央企改革中,担任起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科技委主任。在此之前,他已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扎根、耕耘了近50年。有人说,他这半个世纪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故事。

然而,正如航空发动机特有的秉性,这一领域的从业者很少走入公众视线,即便不得不要面对媒体,也是选择一如既往地"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用尹泽勇的话就是:很多成果尚未公开,多说无益,而抛开工作成果谈故事,又像无本之木,留人浮夸口实。就让这项光荣而伟大、艰辛而隐忍的事业继续蛰伏,更多的故事等造出来再说。

航空发动机研制有多难?

尹泽勇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是中国航空事业中一颗"螺丝钉"。

这并非他过分自谦,而是源自他对航空事业,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研发工作的敬畏。

一项分析显示,在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比这一数值上,船舶为1,轿车为9,计算机为300,而航空发动机则高达1400。后者因此被称为飞机的"心脏"、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