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重磅 | 证监会2万字“穿透”小米,CDR首次反馈直指“估值合理性”

境内资本市场正在张开怀抱迎接"独角兽"上市。而作为首家同步推进港股IPO和境内CDR发行的公司,无论成功与否,小米都将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留下一笔。不过,"独角兽"带来的到底是财富增长,还是美丽的泡沫,那就要看靓丽的外表之下到底是怎样的"素颜"模样。

比如,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制造商,还是一家科技互联网公司?这个问题,也是证监会晚间对小米提出的84个问题之一。在接下来的30天内,小米需要对所有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6月14日晚间,在受理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申请一周之后,中国证监会对小米的CDR发行申请做出了超过2万字的第一次反馈。第一财经记者在此前报道中特别提到的优先股对赌、估值定价、行业属性、同股不同权等问题,也是证监会反馈意见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监管层的提问正在从各个方面对小米进行"穿透"--穿透股东、穿透客户、穿透估值、穿透"生态链"、穿透盈利能力......

被要求公开"优先股协议"内容

根据小米集团此前公布的CDR申报材料,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累计亏损1352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一解释,引出了小米A、B、C、D、E、F六轮融资的一系列对赌协议,而这些协议的具体内容,很可能直接决定了小米首发融资的底牌。

前六轮融资完成后,公司股东增至71席。其中A类普通股占比31.9706%,B类普通股股东占比17.8666%,其余六轮优先股总共占比50.1628%。 小米与优先股股东之间有协议约定,如果公司在2019年12月23日前没有完成合格上市,则需要赎回。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