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细则厘清模糊地带 清理非标资产并非一刀切

原标题:

央行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厘清"模糊地带"--清理非标资产并非"一刀切"

此前的"非标"界定相对模糊、信息披露程度低、流动性较弱,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且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监管要求。此次央行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厘清了标准与"非标"资产间的"模糊地带",同时充分尊重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的意愿,做出了过渡期安排,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

在资管新规出台后,市场普遍关注的"标债""非标""非非标"如何划定的问题将落地。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认定规则》)。《认定规则》明确了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这是去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细则之一。

有关专家表示,明确标准有助于稳定市场各方预期。但这既不是进一步收紧监管要求,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对于"非标"要客观看待,不要谈"非标"色变,投资哪一种都是市场的选择。

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去年发布的资管新规要求,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此次发布的《认定规则》一方面明确了"标债"的范围。"标债"也就是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