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能说“节日快乐”?清明甘蔗有毒?真相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给清明节描绘了伤感的基调。提起清明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扫墓祭祖,缅怀故人。

其实在古代,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斗鸡等多种活动。到了现代,扫墓和踏青也是清明节的重头戏。

关于清明节有哪些误读和谣言呢?

一起来看看吧↓

谣言一:清明节不能祝福节日快乐

真相:清明是可以说“清明节快乐”的。每到重大节日,朋友间互祝节日快乐已成一种习惯。不过在清明节,当有些人收到类似“清明节快乐”的祝福信息,或多或少会感到不快乐。

但清明节并不是悲伤的节日,清明节是春季最重要的节日,其主题内容十分丰富,不只是扫墓。它既将寒食节等节日糅合在一起,又贴合春天正处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节气特征。清明节祭奠先祖,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也使后人获得了精神慰藉。而踏青郊游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满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当我们去祝福快乐的时候,恰恰也代表着我们有战胜悲伤、困难的勇气,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谣言二:清明节禁止一切祭扫活动

真相:去年疫情期间,各地政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部署和要求,对清明节祭扫活动进行了安排。今年疫情早已得到控制,不会禁止祭扫。

谣言三:“清明蔗,毒过蛇”,清明甘蔗吃不得

真相:新鲜的甘蔗在春天完全可以食用。甘蔗中的铁含量丰富,对于女性缺铁性贫血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甘蔗也被称为“补血果”。此外,甘蔗富含大量食物纤维,反复咀嚼时,具有清洁口腔的作用。

特别提醒:甘蔗中含有充分的糖分和水分,容易发生霉变,产生一种神经毒素,严重时会致人昏迷、呼吸衰竭。如果吃甘蔗时发现内部组织变红色或红褐色,且伴随酒糟味或霉臭味等,就不能食用了。

由于甘蔗是秋季成熟,若在开春时出库上市已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如果运输过程、储存方式以及环境条件等不好,加之春季气温升高,就可能导致霉菌生长,产生大量毒素,所以说每年春季是变质甘蔗中毒的高峰期。民间谚语并不意味着所有清明前后的甘蔗都不能吃,而是指这时候的甘蔗容易霉变,霉变的甘蔗就有产生毒素的风险,所以清明前后更要小心那些出现变质迹象的甘蔗。

来源:浦东发布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