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又高傲,茅台“狂人”袁仁国的多面人生

五月下旬,小满季后。

5月28日,一场大雨过后,赤水河变得异常混浊和汹涌。滔滔东去的河水,一如既往地淘洗着时间留下的痕迹。

贵州茅台镇,赤水河畔两岸的人,似乎已忘记"万亿市值邻居"贵州茅台因贪腐问题引发的高管"地震"。

历史是有记忆的。包括袁仁国在内,多位高管们的罪与罚,正牵动着成千上万民众的利益。

5月29日,贵州茅台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如期举行,参会股东陡然增加到十年之最的2400余人。

人多了,会场首设两个。这一系列,既表现出公众对"袁仁国时代"翻篇之后,贵州茅台何去何从的担忧,也显示了公众对"去袁仁国化"茅台新时代的期许。

从进厂普通工人起步,浸淫茅台长达36年,再到掌舵人7年,因涉嫌"大搞权权、权钱、权色、钱色交易和家族式腐败"等贪腐行为,被检方依法批捕的袁仁国,在中国白酒史上,只留下一声空叹。

袁仁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升迁路上又有哪些秘密?

连日来,封面新闻记者赶赴贵州仁怀市,起底袁仁国,尝试还原其多面人生。

A

后山村"袁二"

"高傲"的董事长,回村祭祖十多辆车

外界对袁仁国的了解,几乎都是从他上学的仁怀市茅坝镇和当知青的中枢镇开始。

事实上,袁仁国祖籍和出生地,在仁怀市后山乡。

这个距仁怀市区54公里、距茅台镇33公里的乡镇,坐落在大山之间,世居着苗族、布依族、彝族等民族。

袁仁国,在这里几乎人人皆知。但他的"落马",并未泛起多大的涟漪。

"前几天,看新闻才知道被抓了。"提起袁仁国,村里两位与其年龄相仿的村民都给出"不了解"的答复。

"不了解",是袁仁国留给村民们最多印象。

在邱家坟这个村民小组的土地上,与袁仁国有关系的,只有他爷爷奶奶的坟,以及他二爸家的瓦房,以及他出生后被烧毁、现早已变成玉米地的一块老屋基。

"他一年最多回来两次,正月初一初二回来一次,清明节回来一次,都是上坟祭祖。"

与他出生在同一块宅基地的邻居老黄回忆,袁仁国回村祭祖时,有时四五辆车,有时十辆八辆车,浩浩荡荡。

祭祖结束,袁仁国会站在老屋基旁看上几分钟,然后迅速离开,"前后不超过一个小时"。

正是这种"匆忙",让袁仁国在乡邻眼中显得"有些高傲","认识的人,他会打个招呼,不认识的,他连车窗都不会开。"

一位郭姓村民认为,袁仁国"很忘本","这么多年,没有帮助过村里的贫困户,连村里捐款保护一棵古树都没参与,几十块钱都不捐。大家很生气,有一次他回来上坟,还堵过他的车"。

老黄也认为,袁仁国不容易接近,不仅村民很少能和他搭上话,就连后山乡政府领导听说他回来上坟,几次拦截要请他吃饭,都被他拒绝了。

他认为,袁仁国的这些行为,"是低调的表现,是不愿滥用手中权利的表现"。

看着袁仁国出生和长大的村民王大爷说,袁仁国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聪明,不仅会说,也有孝心。"才三四岁,只比水桶高一点,就和他哥哥一起帮爷爷挑水"。

袁仁国排行老二,大家都叫他袁二。

王大爷说,那时候,村民们就感觉袁二"将来会有出息"。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