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年初以来,A股市场大涨超20%,极大缓释了去年底集中爆发的股票质押风险,一些质押股票融资的大股东不用追加担保或被强制平仓了。这让参与融资业务的各方都松了一口气。看到市场火爆,去年不少券商一度停止的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又重新开张。包括一些大型券商在内的证券公司近期已降低了融资门槛,单一标的融资规模大幅提高。虽然股市流动性大幅改善,但在此基础上简单扩大质押融资业务又会给未来埋下新"地雷"。

股票质押融资的风险并不是股市一涨,万事大吉。远的不说,就是在"牛市"中,如果搞不清楚股东质押股票融资的目的和资金去向,恐怕融资款就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近期连续跌停股价腰斩的派生科技,大股东前脚刚刚把股票尽数质押准备融资,后脚便被司法调查,幸好准备为其提供股票质押融资的金融机构尚未走完风控程序,钱还没放出去,否则融出方面也只能"宝宝心里苦"了。

股票质押融资最大的风险点在于融资业务收益私有属性与风险的外部性。一些从事股权质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简单、粗放。在股票质押融资业务中,部分金融机构并不认真考虑融资方的第一还款来源,而且过分看重其质押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当前价格和流动性。然而,股票价格和相关公司经营成果正相关,一旦公司有风吹草动,会直接影响作为质押物的股票价值,容易一损俱损。即使在"牛市"中,这种经营层面的风险恐怕也难以隔离,股票作为质押物不过是聊胜于无。

受限于成本和风控能力,部分券商等金融机构不能或不愿意就质押融资过程作尽职调查,而是把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风控措施简单地建立在二级市场强平股票上。二级市场上的中小散户除了能"用脚投票"外,既无法阻止大股东质押股票,也不能从其股票质押融资行为中获得半分钱收益。股票融资业务为相关机构赚得了利息收入,部分大股东甚至通过这种途径套现走人,但风控不严酿成的股票平仓苦果却得由二级市场消化。这既不道德,也为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外部风险。

不可否认,股票质押融资有现实的市场需求,也是股东的财产权利,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有积极意义。虽然当前市场已经回暖,但券商等相关从事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的机构也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风控措施也要与时俱进。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应建立在充分了解客户、详细审查其融资需求和还款能力,有效监控融资去向的基础上。同时,对于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相关券商等融出方要建立充分的风险准备金,并积极拓宽质押股票处置渠道。融资方也要坚守诚信原则,不能把股票质押融资当成股权套现的捷径。否则,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还将是潜伏的老虎,一旦股市行情走弱,又要跑出来作祟了。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