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商业帝国的覆灭:ofo替摩拜走完了剩下的路

提到ofo,就肯定会聊到他的老对头,摩拜。2015年1月27日,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半年后,8月6日,ofo(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样在北京的这两家企业,当时心中都怀揣着"共享"梦,却不知在残酷的市场下,谁能站到最后。

而谁又能想到,在ofo与摩拜两大巨头相斗之初,摩拜的输面明显更大呢?

01"共享"寒冬来临,半数网友仍相信"还能再飞一会儿"

2017年下半年,一场寒冬在默默地席卷中国互联网。最先出局的,是上半年还风生水起,在风口上尽情起舞的共享单车行业。

共享单车企业的接连退场,让消费者开始陷入了恐慌之中。尤其是自恃"行业第三"的小蓝单车,一夜间黯然落幕,让舆论的聚光灯瞬间集中到了仅剩的两大巨头--摩拜与ofo身上。

在他们面前的是两条路:合并,还是各自为战?

留给摩拜和ofo的时间或许比他们想象的还少。11月24日,距小蓝单车离开也不过一个星期,网络上突然出现了"滴滴派驻ofo高管已集体休假"的传言。"最大股东滴滴撤资致ofo资金链断裂"的猜测刚划过部分人的心中,@ofo小黄车官方微博的最新微博下,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出现要求退押金的评论。

然而能全身而退的毕竟还是少数。在新浪微博一项有2400人参与投票显示,56%的用户选择了信任剩下的企业,不退押金,还有10%的网友持观望态度。

就像泰坦尼克号上的人都以为船永远不会沉一样,彼时还在力挺ofo,嘲笑因为一丝风吹草动就急着把钱取出来的人们,谁曾想在一年后,竟然也成为了网上排队退押金的一千万分之一。

当时摩拜和ofo两家企业,在国内投放的车辆分别为700万和1000万辆,用户量均已超过一亿。

11月30日,蓝鲸TMT的首页上默默地出现了一篇独家报道--《摩拜ofo被曝资金告紧已挪用60亿用户押金补缺口》,文章中指出,根据"内部人士"爆料,摩拜和ofo因为"市场扩张成本高",已经挪用了总计60亿的用户押金填补公司资金缺口。

这篇稿件的作者"亦岚",在2018年4月,还将以另一篇名为《摩拜将以37亿美元卖身美团,押金及债务超10亿美元》的独家专题报道,再度剑指摩拜,此为后话。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