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富二代接过3500亿帝国 父亲是中国隐形富豪之王

原标题:

这个低调富二代接过3500亿帝国,父亲是“中国隐富之王”

“超级二代”接班阵营中再添一人。2018年9月底,随着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由创始人张士平变更为其子张波,这家“山东第一民企”已悄然完成两代人的交接班。

在中国诸多创一代企业家中,张士平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位。他与柳传志、任正非、曹德旺和宗庆后并称为“中国实业界五老”,其打造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下称“魏桥创业”)商业版图覆盖了纺织、服装、热电等行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2017年销售收入超过3590亿元。2018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张士平家族以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8亿元)的财富排名第284位。由于异常低调的作风,张士平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隐富之王”。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族的传承故事。

靠“夕阳产业”成为百亿富豪▲▲▲

1981年,35岁的张士平当选为山东邹平县魏桥镇油棉厂厂长,通过“满负荷工作法”、“目标成本管理法”等一系列在当时颇具引领性的举措,当年实现扭亏。由于当时的棉花供销政策偏紧,张士平将生产从棉花加工拓展到油料加工,并一举进入棉纺织加工行业。

90年代中期,棉纺行业进入产业调整期,发展缓慢。张士平逆势而行,于1994年创建魏桥棉纺(魏桥纺织集团前身),大举收购破产棉纺企业的厂房设备作为生产基地,逐步将魏桥纺织集团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2003年,魏桥纺织集团更名为魏桥创业集团,同年9月,魏桥创业旗下板块魏桥纺织登陆港交所。

纺织业务大举前进的同时,能源机遇悄然而降。1998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发展自备电厂。彼时魏桥集团正为纺织板块的用电问题所困,在当地政府5000万元公债支持下,张士平又自掏腰包5000万,陆续建起两家独立电厂,随后上马印染项目。

由于电厂建成后出现大量盈余电量,为了利用多余的热电,张士平决定开辟铝业板块,在2001年成立魏桥铝业(“中国宏桥”前身),彻底解决了长期面临的能源困境。2011年,中国宏桥赴港上市,并在3年后成为世界最大铝生产商。公开资料显示,全球90%的苹果手机壳铝材都出自中国宏桥。

2014年,张士平决定进入采矿领域,魏桥系板块再下一城。随着与铝土矿储量居世界第一的几内亚的合作的加深,几内亚出口到中国的铝土矿量从2015年的30万吨飙升至2017年的1190万吨,升幅达40倍。

但张士平也有坚决不碰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在他看来,长期专注于纺织和铝业是魏桥创业成功的关键。“只有不好的企业,没有不好的行业,关键要看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张士平曾这样对媒体阐释不向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跨界的原因。

这也是张士平创业故事的神奇所在:30多年来,张士平在偏僻的鲁北邹平小县城,把被公认为是夕阳产业的棉纺织和电解铝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并彻底解决了集团的能源问题,将魏桥创业发展成总资产507亿元的山东最大民企。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