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现3000点拉锯战,何时才能见底?

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孙艺真

时隔多年,A股再度上演3000点拉锯战。

10月30日,A股指数午后持续上攻,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12%,报收3021.55点;深证成指涨1.61%,报收9927.99点;创业板指放量大涨2.48%,报收1977.69点。 沪深两市成交额时隔两个月再次突破1万亿元。

10月27日,上证指数低开高走,重回3000点,报收3017.78点,上涨了0.99%。当日在微博上,“你距离回本还有几个点?”的相关讨论此起彼伏。

而在10月20日,上证指数再度失守3000点整数关,成为当日微博“热搜”。

据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统计,2008年以来A股历史上曾51次跌破3000点,但也同样51次重新站上此点位。

与此同时,政策利好正在不断加码,A股回购和增持的队伍继续壮大。尽管市场还在筑底阶段,但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依然看好A股走势。而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依旧是:A股到底了吗?

下跌或近尾声

作为市场一个重要的关口,从2008年4月22日上证指数盘中首次跌破3000点开始,“3000点保卫战”前前后后打了超过15年,每次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拉锯。

对于市场后续走势,券商分析师各抒己见。

联储证券李龙拴指出,市场调整基本到位,底部区域来临。华西证券李立峰指出,悲观情绪修复需要时间,市场大概率以横盘震荡消化低迷的情绪,中长期不悲观。

“A股估值分化系数降至2010年以来次低。”华泰证券研究团队王以指出,“热门对比冷门资产的估值溢价进一步收敛,历史上全A的收益率(TTM)底部通常伴随着估值弥合,强势股补跌往往是市场见底的信号之一。”

从2008年以来至今年10月19日的市盈率(TTM)分位数(剔除负值后)来看,A股各大核心指数的估值水平差别较大。一是,目前创业板指数、创业板综指的估值分位数在5%以下,显示这些指数的估值目前处于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二是,上证50、中证100的估值分位数在35%以上,显示这些指数的估值目前处于近15年来的中等水平。而3000点附近的上证指数的估值分位数在20.7%,为近10多年来的偏低水平。

“贵州茅台大跌预示市场底即将到来。”海通证券研究团队指出,“公募基金前三十大重仓股的PE中位数回落至22倍,处于历史低位。借鉴历史,基金重仓股贵州茅台的放量跳空下跌或反映部分有绝对收益要求的资金可能出于风控止损的考量被动卖出,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市场极端情绪的释放,因此可以作为市场底部信号的参考。“

对于“3000点保卫战”,多位知名经济学家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界面新闻:“沪指3000点是一个重要的整数关口。”

杨德龙指出,从历史来看,A股市场已跌破3000点51次,但也同样51次重新站上此点位。市场可能会迎来支撑经济回升的政策,进而带动股市的回升。

对于A股近期的波动,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认为:“主要还是受市场的悲观情绪以及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创下近16年以来最高水平的影响。美国十年期国债和中国A股的相关性是非常强的,所以A股承压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

他表示:“在目前这个点位上,其实A股非常便宜,因为处于一个极度超卖的状态。”

回购潮或领先于“市场底”

随着沪指再度徘徊至3000点附近,A股的增持回购大军也在进一步扩容。

10月19日,中国核电、国电电力、内蒙华电、中国铝业、中国神华、中国建筑等六家央企分别发布公告,公布了控股股东的增持计划,单家增持金额在1至10亿间不等。

中国通号在10月18日晚间公告称,控股股东通号集团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累计增持总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

不仅有增持,还有回购。

10月17日,国投资本、望变电气、容百科技等近1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公告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提议回购或筹划回购公司股份提示性公告。

10月16日,中国石化、宝钢股份、中远海控、中国移动等10家央企发布相关回购公告,以真金白银传递信心。

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也在大手笔参与回购。近两个月,东方财富、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国投资本相继发布了筹划回购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其中,东方证券回购金额达2.5亿元-5亿元、海通证券回购金额为3亿元-6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逾1000家上市公司参与股份回购,总回购金额达618.59亿元,股份回购活跃度持续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回顾历史,A股的“回购潮”基本和“市场底”如影随形,近期A股“回购潮”开启或预示“市场底”就在前方。

招商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10月19日市场第一次见底后,11月至12月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大幅提升,2个月内市场区间回购金额达到210亿元,且持续回购至2019年1月。此后,市场在2019年1月3日现见底回升,其间间隔54个交易日。

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求索指出,A股上市公司回购行为的增加较多发生在市场阶段性偏弱、估值偏低的阶段。另外,公司管理层作为内部人,与市场其他投资者相比,对股票合理价值有相对认知,其选择实施回购,有时可能被投资者视为是资产价格处于合理区间或被低估的信号。

华福证券分析师燕翔表示,一直以来,回购增持都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公司股价被低估信号的常见手段。上市公司或者其股东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为避免股价继续下跌,往往就会用回购或者增持来稳定股价,同时回购增持也可以直接承接部分抛压盘,从而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更重要的是,行业龙头公司的回购增持行为有望起到标杆和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回购增持队伍。

“活跃资本市场”利好频出

“3000点保卫战”背后,政策利好不断。

今年8月以来,资本市场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多箭齐发。据界面新闻统计,8月份以来,在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各监管机构先后发布的利好政策合计不下20项。

10月26日至27日,社保基金会在成都组织召开2023年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与会管理人负责同志和投资经理代表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形势,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会管理人负责同志和投资经理代表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形势,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当前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A股进入了长期配置价值的窗口期,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会,努力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闭幕,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的方案,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

同样是在10月24日,央行公告称,为对冲税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24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9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Wind数据显示,当日71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投放5220亿元。

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其提出,进一步推动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端协同发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此外,中央汇金的买入动作也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

10月23日晚间,中央汇金公司公告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Wind数据显示,当天,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华夏上证科创50ETF等多只ETF获大笔资金买入,成交额放量增长。

受此消息影响,10月24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超1%,券商股盘中反复活跃直线拉升。

而在10月11日,工、农、中、建四大行同日宣布获得中央汇金增持。其中,农业银行获增持A股约3727万股,中国银行获增持A股约2489万股,工商银行获增持A股约2761万股,建设银行获增持A股约1838万股,同时中央汇金拟在未来6个月内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上述四大行股份。

此外,证监会还推出了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提升指数基金开发效率,引导长线资金参与权益类投资等相关政策。

券商研报指出,2024年,活跃资本市场依然大有可为。如投资端将进一步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稳市、放宽外资战投准入、完善量化监管新规;融资端将继续完善分红政策、优化股息红利税收政策;交易端将推动降低交易费用,如推广权益类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上限,采用浮动管理费模式等。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市场重回3000点,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有投资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A股经过急速下跌后有所反弹,但是力度偏弱,也有部分回吐,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外界都很期待决定中国金融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化解地方债务危机、地产市场风险、金融机构风险防止股债汇风险相互传导的大背景下,预计A股指数将会企稳回升。”

该人士表示,大盘指数的上涨和个股指数的上涨,往往是分离的,作为投资者来讲,这时候更适合逢低布局一些ETF,应能在近期获得不错的收益。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启尧认为,尽管近期市场仍在回调,但更多是受到美债利率上行、巴以冲突升级以及美国对华投资禁令等外围因素的拖累,后续随着外围的扰动逐渐消退、缓和,叠加国内基本面和盈利企稳回升、政策呵护加速落地、流动性逐步改善等积极信号进一步确认,当前市场来到了一个有中长期性价比的布局时点。

“8月底以来各项资本市场呵护举措已在推动资金面供需格局持续好转,叠加近期中央汇金时隔8年再度出手,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他称。

张启尧表示,回顾2000年以来的市场,A股已经历过5轮‘市场底’,分别出现在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2年12月、2016年1月和2019年1月。历次市场底部,都大致沿着“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的路径演绎,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往往会经历一段纠结、难熬的预期扭转过程。此外,近年来随着外资占比的提升,海外的政策环境和市场走势越来越成为影响A股能否走出底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张驰表示,展望10月,A股“盈利底”与“估值底”均已确认,维持四季度A股3100点底部反弹观点不变,期间更看好港股反弹弹性。“我们预计2023第四季度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将有可能高位回落,成为驱动A股反弹的核心动力。倘若平准基金入市,将可能加快A股筑底反弹。”

“往未来看,我们认为,虽然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短期市场走势仍有不确定性,但伴随政策层面积极化解当前主要矛盾、企业盈利底逐渐显现,估值、情绪和投资者行为进一步呈现偏底部特征,对后续市场表现不必悲观,当前位置市场机会大于风险,四季度仍然是政策发力的重要窗口期。”中金公司表示。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