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跑田”如何变身“三保田”(田间追踪高质量·水利设施之变)

数据来源:水利部、国家统计局  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皇殿岗村村民正在查看玉米节水微喷灌溉情况。  宋海存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重庆武隆,降水充沛,但喀斯特地貌却让这里"有雨遍坡流,无雨水无踪",工程性缺水严重。

"水瓶颈"如何破解?武隆通过建设"长藤结瓜"式的小水利体系,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既保护了脆弱的生态,又让源源活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支撑"。

小山塘连成大水网,农田过上了"滋润"日子

武隆人常说这样一句顺口溜:"天上有水地上流,三天停水人发愁。"

事实上,武隆守着乌江、芙蓉江、大溪河等十几条大江大河,并不缺水,可咋还喊"渴"?

"别光看有大河,一路走来,可见有小沟小溪?"武隆区水利局水利科科长肖何道出问题的症结。原来,武隆地处武陵山区,70%左右的土地属于喀斯特地貌,有点水就渗到沟沟缝缝里,地表基本留不住。

金沟银沟不如条水沟,修个山坪塘能解大难题。"山坪塘、蓄水池,就好比'水缸子'。"羊角镇艳山红村村主任黄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投工投劳建过一些,但标准较低,加上年久失修,存不住多少水。

"种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跑水、跑肥又跑墒,恁个能有好收成?"艳山红村院子组村民龚南红说,"家家户户把平房屋顶的四周垒高,就是为了接'天落水'。可这样的水不仅涩又苦,放久了还有股臭味。"

武隆的"水瓶颈"咋破?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